会员登录 >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新石律师事务所

[最近更新] 八师石河子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踊跃收听收看 最高法法官谈“唯一住房”可执行的3个条件 石河子花园乳业标签标识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 石河子市法院发出首份离婚冷静期通知书 招聘实习律师 女子路上被撞200元私了 第二天病危入院1个 石河子律师服务网改版完毕,大家多提宝贵意 QQ在线解答: 陈燕律师: 律师助理:
热门标签:新疆  法律  法院  损害  关于  离婚纠纷  给予  民法知识  事故  商标  程序  人民检察院  刑事律师  公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法规 > 司法解释 >

司法解释

·法律法规 ·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 ·地方政府规章 ·最高院批复 ·其他
热点资讯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
点击排行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刑执行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时间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
联系我们

新疆石河子---新石律师事务所

联系律师:陈燕

律师电话:189-9973-3322

助理电话:138-9951-7755

律师QQ: 243792199

助理QQ: 125276021

微信: cy99733322

地址:新疆石河子市东环路25小区西门

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工作细则(试行)

时间:2017-07-19 11:55 来源:石河子律师 作者:陈燕 点击:
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工作细则(试行) 1991年4月2日第七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第六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通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三章 强制措施 第一节 拘传 第二节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第三节 拘留 第四节 逮捕 第四章 立案 第五章 侦查

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工作细则(试行)
1991年4月2日第七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第六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通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三章 强制措施
  第一节 拘传
  第二节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第三节 拘留
  第四节 逮捕
    第四章 立案
    第五章 侦查
  第一节 讯问被告人
  第二节 询问证人
  第三节 搜查
  第四节 勘验、检查、调取、扣押物证和书证
  第五节 鉴定、辨认
  第六节 检验会计资料
  第七节 通缉
  第八节 追缴赃款赃物
  第九节 侦查终结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通则
    第一条 为了明确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的职责权限,规范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程序,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打击犯罪活动,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人民检察院的反贪污贿赂部门是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专门机构,负责对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立案、侦查工作。
    第三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立案、侦查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立案、侦查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贪污贿赂检察厅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部门的立案、侦查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部门指导下级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部门的立案、侦查工作。
    第四条 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二)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
  (三)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办案。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四)实行专门机关和群众相结合。保障公民控告和检举贪污、贿赂犯罪行为的权利。
  (五)迅速、及时,严格保守案件中的秘密事项。
  (六)清正廉明,秉公执法。
    第五条 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应当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并且密切与公安、法院等司法部门,监察、审计、工商、税务、海关等行政执法部门以及银行等金融部门的联系与配合。
    第六条 人民检察院在立案、侦查中对有关人员的回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进行。

    第二章 管辖
    第七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管辖全国性的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和发生在中央国家机关的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管辖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自治州和直辖市人民检察院管辖全地区(州、市)的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发生在地区、州、市国家机关的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和涉外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县、市、自治区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管辖除上述规定之外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第八条 上级人民检察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侦查或者组织、参与侦查下级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交由下级人民检查院侦查;下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级人民检察院侦查。
    第九条 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由被告人工作单位所在地人民检察院管辖。行贿、受贿并案处理的案件,由受贿被告人工作单位所在地人民检察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犯罪地或者居住地人民检察院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犯罪地或者居住地人民检察院管辖。
    第十条 几个同级人民检察院都有权管辖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检察院侦查。必要时,可以移送被告人长期工作单位所在地或者主要犯罪地人民检察院侦查。
    第十一条 上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管辖不明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对管辖权有争议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由有关检察机关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
    第十二条 涉及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必要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协调侦查工作;涉及几个地区、自治州、省辖市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必要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协调侦查工作;涉及几个县、市、自治县或市辖区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必要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自治州、省辖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协调侦查工作。
    第十三条 现役军人(含军队文职干部、在编职工,由军队管理的离休、退休干部,下同)犯贪污、贿赂罪的案件,由军事检察院管辖;军、地互涉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由军事检察院和被告人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地方检察院协调侦查。
  军人在部队营区犯贪污、贿赂罪的,由军事检察院侦查;在部队营区以外犯贪污、贿赂罪的,由军事检察院侦查,地方检察院协助侦查。
  非军人在部队营区犯贪污、贿赂罪的,由地方检察院侦查,军事检察院协助侦查。但涉及军事机密的,由军事检察院侦查,地方检察院协助侦查。
  军人和非军人共同在部队营区犯贪污、贿赂罪的,由军事检察院侦查,地方检察院协助侦查;在部队营区以外犯贪污、贿赂罪,主犯是军人的,由军事检察院侦查。地方检察院协助侦查;主犯是非军人的,由地方检察院侦查,军事检察院协助侦查。
  军人入伍前犯贪污、贿赂罪的,由地方检察院侦查,军事检察院协助侦查。
  退役军人服役期间犯贪污、贿赂罪的,由军事检察院侦查,地方检察院协助侦查。
    第十四条 人民武装警察犯贪污、贿赂罪的,由地方检察院侦查。

    第三章 强制措施
    第一节 拘传
    第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根据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需要,对被告人可以拘传。
    第十六条 拘传应当经检察长批准。执行拘传的司法警察不得少于2人。
    第十七条 拘传时,应当查明被告人的身份事项,在确认无误以后,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证》。对抗拒拘传的,可以使用戒具,强制到案。
    第十八条 被拘传人到案后,应当立即讯问;讯问结束后,应当立即放回,不得拘禁。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应经检察长批准,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九条 到本辖区以外拘传被告人,由决定拘传的人民检察院派员前往被拘传人所在地执行,并且应当取得当地人民检察院的支持,当地人民检察院应当予以协助。到本辖区以外拘传被告人,一般应当就地讯问。
    第二节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第二十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一)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可能免予起诉或者免除刑罚的;
  (三)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方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
  (五)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
  (六)拘留、逮捕以后需要改变强制措施的;
  (七)持有有效护照和有效出入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
    第二十一条 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应当填写《取保候审决定书》,经检察长批准、签发。
    第二十二条 应当向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由被告人签名,并应当责令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逃跑,随传随到;
  (二)不泄露案情,不隐匿、毁弃证据,不串通口供;
  (三)及时向人民检察院汇报与案件有关的问题;
  (四)需要外出的,必须报经决定取保候审的人民检察院批准。
    第二十三条 取保候审的保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且经人民检察院审查,同意:
  (一)年满十八周岁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在当地有正式户籍;
  (三)有固定住所;
  (四)与本案无牵连;
  (五)能够约束被告人的行为。
  但是,正在服刑、接受劳动教养或者被追诉的人不得充当保人。
    第二十四条 应当告知取保候审的保人必须承担下列责任:
  (一)保证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跑,随传随到;
  (二)发现被告人有逃避侦查或者违法犯罪行为,立即向人民检察院报告。
  在保人保证承担上述责任以后,由保人在《保证书》上签名。
    第二十五条 被告人所在单位或者住地居(村)民委员会也可以担保。
    第二十六条 单位或者居(村)民委员会担保,应当出具证明,确定专人承担保人的责任,并由单位或者居(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和承担责任人在《保证书》上签名。
    第二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要求保人或者被告人交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取保候审终止以后,保证金予以退还。如果被告人违反本细则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或者保人违反本细则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保证金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第二十八条 对被告人采取监视居住,应当分别填写《监视居住决定书》、《执行监视居住委托书》,由检察长批准、签发。
    第二十九条 应当向监视居住的被告人宣读《监视居住决定书》,由被告人签名,并责令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擅自离开指定区域,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指定区域的,必须报经决定监视居住的人民检察院批准;
  (二)随传随到;
  (三)不泄露案情,不隐匿、毁弃证据,不串通口供;
  (四)及时向人民检察院汇报与案件有关的问题。
    第三十条 监视居住由当地公安派出所或者由受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被监视居住人的所在单位执行。
    第三十一条 应当向执行监视居住的单位送达《执行监视居住委托书》,并告知应当承担下列责任:
  (一)限制被告人在人民检察院指定的区域内活动,但不得拘禁;
  (二)监视被告人的行动,防止其逃跑、自杀、隐匿、毁弃罪证或者串供等情况发生;
  (三)发现被告人有逃避侦查或者违法犯罪的行为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并立即向人民检察院报告。
  执行监视居住的单位应当确定专人负责执行,并由单位负责人和执行人在《执行监视居住委托书》上签名,加盖公章。
    第三十二条 人民检查院应当与执行监视居住的单位密切配合,及时检查监督监视居住的执行情况。
    第三十三条 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或者变更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决定:
  (一)决定拘留或者逮捕的;
  (二)决定撤销案件的;
  (三)取保候审的保人撤回保证的;
  (四)其他因情况发生变化,需要撤销或者变更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
    第三十四条 撤销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应当分别填写《撤销取保候审通知书》、《撤销监视居住通知书》,经检察长批准、签发后,向被告人宣布,并通知保人或者执行监视居住的单位;变更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应当经检察长批准后,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并通知保人或者执行监视居住的单位。
    第三十五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得变相羁押被告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间,不计入羁押期限。
 
    第三节 拘留
    第三十六条 对于罪该逮捕的贪污、贿赂犯罪分子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其犯罪被即时发觉的;
  (二)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三)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第三十七条 拘留人犯,应当填写《提请刑事拘留书》,经检察长同意后,送交公安机关签发《拘留证》,依法执行。
    第三十八条 被拘留人到案后,人民检察院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单位或者家属。
  因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不能在24小时以内通知的,应当经检察长批准,并将原因写明附卷。
    第三十九条 对被拘留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
  发现不应当拘留的,经检察长同意后,填写《决定释放通知书》,立即送交公安机关,依法释放。
  对于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经检察长同意后,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第四十条 对被拘留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反贪污贿赂部门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内填写《逮捕人犯意见书》,连同案卷证据材料,一并送交刑事检察部门审查。刑事检察部门审查后报经检察长批准,重大案件报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移送审查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审查批准的时间不得超过3日。对于不批准逮捕的,应当签发《决定释放通知书》,立即送交公安机关,依法释放,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第四节 逮捕
    第四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有贪污、贿赂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犯,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当立即逮捕。
    第四十二条 逮捕人犯,应当由反贪污贿赂部门填写《逮捕人犯意见书》,连同案卷证据材料,一并送交刑事检察部门审查,报经检察长批准,重大案件应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四十三条 对于决定逮捕的,由反贪污贿赂部门制作《决定逮捕通知书》,通知公安机关填写《逮捕证》,并执行逮捕。
    第四十四条 对于决定不予逮捕但人犯在押的,应当签发《决定释放通知书》,立即送交公安机关,依法释放。
    第四十五条 对于决定不予逮捕但需要采取其他强制措施的,应当依法及时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第四十六条 逮捕人犯以后,人民检察院应当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单位或者家属。
  因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不能在24小时以内通知的,应当经检察长批准,并将原因写明附卷。
    第四十七条 对被逮捕人,应当在逮捕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
  发现不应当逮捕的,经检察长批准,签发《决定释放通知书》,立即送交公安机关,依法释放。
    第四十八条 逮捕犯贪污、贿赂罪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逐级上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逮捕犯贪污、贿赂罪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逐级上报,由相应的县级以上人民检察院报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报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
    第四十九条 变更或者撤销由上级人民检察院批准的逮捕措施时,应当报经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同意。

    第四章 立案
    第五十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发现贪污、贿赂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控告和检举。
    第五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下列关于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线索或者材料,都应当接受:
  (一)公民控告和检举的;
  (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控告和检举的;
  (三)党委、国家权力机关交办的;
  (四)纪检、监察、工商、审计、税务、海关等部门移送的;
  (五)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移送的;
  (六)上级人民检察院交办、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或者下级人民检察院请求移送的;
  (七)犯罪人自首的;
  (八)其他方面检举、控告的。
    第五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应当设立接受举报的专门场所,设置专用的举报电话并公布电话号码,建立专门的举报信箱并公布邮政编码,以及采取其他可行的措施,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外籍人士控告和检举贪污、贿赂犯罪提供便利条件。
    第五十三条 控告、检举和犯罪人自首可以采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
    第五十四条 接受书面控告、检举、自首的检察人员,应当将书面材料妥善保管。
    第五十五条 接受口头控告、检举、自首的检察人员,应当当场问明情况,写成笔录,经控告、检举人或者自首人确认无误后,在笔录末页写明:“以上笔录我看过(向我宣读过),和我说的相符”,并由控告、检举人或者自首人签名。记录人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第五十六条 接受关于贪污、贿赂犯罪的线索和材料,应当填写《接受案件登记表》。
    第五十七条 接受控告和检举的检察人员,应当向控告人或者检举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并且说明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检举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误的,也与诬告有严格区别。
    第五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愿公开自己姓名的控告、检举人,在侦查期间,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第五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接受的材料,凡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填写《移送案件通知书》,连同原始材料一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并通知控告、检举人或者单位;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有关主管机关。
    第六十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接受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材料,应当迅速进行立案前的书面审查和调查。
    第六十一条 经过审查和调查,认为犯罪嫌疑人贪污、贿赂的犯罪事实已达到人民检察院规定的立案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
  立案应当经检察长批准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并制作《立案决定书》。
    第六十二条 经过审查和调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
  不予立案,经检察长批准后,填写《不立案通知书》,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检举人、单位或者自首人。但是,匿名控告、检举的除外。
  控告、检举人如果不服,可以向接受控告、检举的人民检察院申请复议。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复议,并填写《复议决定书》,将复议结果及时通知控告、检举人。
    第六十三条 对于不予立案,但需要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填写《移送案件通知书》,连同材料一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六十四条 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立案的,决定立案的人民检察院应当逐级上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通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报;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立案的,决定立案的人民检察院应当逐级上报,由相应的县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通报,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报。

    第五章 侦查
    第一节 讯问被告人
    第六十五条 讯问被告人,由检察员负责进行。讯问的时候,检察人员不得少于2人。
    第六十六条 对于没有逮捕、拘留的被告人,可以传唤到人民检察院指定的地点,或者到他的住所、所在单位进行讯问。
  传唤被告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的《传唤证》。经过传唤不到的,可以拘传。
    第六十七条 提讯在押的被告人,应当填写《提押证》,在看守所或者人民检察院进行讯问。提讯在押的被告人到人民检察院讯问的,由司法警察押解。
    第六十八条 讯问被告人,应当问明被告人的身份事项,讯问其是否有犯罪行为,让其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作无罪的辩解。对被告人提出的反证要认真查核。不得采用刑讯、威胁、引诱、欺骗等方法获取口供。
    第六十九条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讯问。讯问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被告人,应当有翻译人员为其翻译。
  讯问聋哑的被告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为其翻译。
    第七十条 讯问被告人,应当当场制作讯问笔录。讯问笔录应当字迹工整,详细具体,不失原意,并交被告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人,应当向他宣读。如果有遗漏或者差错,应当允许被告人补充或者改正。讯问笔录经被告人确认无误后,由被告人在笔录上逐页签名。如果被告人拒绝签名的,应当在笔录上记明。
  讯问人、记录人以及翻译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第七十一条 被告人可以自行书写供述。检察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要被告人亲笔书写供词。
    第七十二条 讯问被告人,可以同时采用录音、录像的记录方式。

    第二节 询问证人
    第七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过程中,应当及时发现证人,并且教育证人履行作证的义务。
  人民检察院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并为他们保守秘密。
    第七十四条 询问证人,应当由检察员负责进行。询问的时候,检察人员不得少于2人。
    第七十五条 询问证人,可以到证人的所在单位、住所或者其他适当地点进行,但是必须出示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必要时,也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提供证言。
  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第七十六条 询问证人,应当问明证人的身份事项以及证人与被告人的关系,并告知证人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以及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但是,不得向证人泄露案情,不得采用羁押、刑讯、威胁、引诱、欺骗等方法获取证言。
    第七十七条 对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职务包庇、窝藏贪污、贿赂犯罪分子,隐瞒、掩饰他们的犯罪事实的;
  (二)为贪污、贿赂犯罪分子销毁罪证、制造伪证的。
  对于犯上述罪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亲属或者已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也应当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八条 对于下列不依法报案或者不如实作证的人员,应当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贪污、贿赂犯罪人员和犯罪事实知情的直接主管人员;
  (二)对贪污、贿赂犯罪人员和犯罪事实仅有的知情的工作人员。
    第七十九条 本细则第六十九条至第七十二条的规定,也适用于询问证人。

    第三节 搜查
    第八十条 为了收集贪污、贿赂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检察人员可以对被告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办公地点和其他有关地点进行搜查。
    第八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可以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交出能够证明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证、书证。
    第八十二条 搜查应当在检察员的主持下进行,并有司法警察参加。必要时,可以指派检察技术人员参加或者请当地公安机关、有关单位协助。
    第八十三条 搜查前,应当了解被搜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搜查现场的周围环境,确定搜查的范围和重点,明确搜查人员的分工和责任。
    第八十四条 搜查时,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第八十五条 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出示《搜查证》,并对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说明阻碍搜查、妨碍公务要负的法律责任,对见证人讲明应当承担的义务。
  《搜查证》由检察长签发。
  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同时进行搜查。
    第八十六条 搜查如果遇到阻碍,可以强制进行。对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搜查的,应当予以制止,或者由司法警察将其带离现场;对于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七条 搜查应当全面、细致,并指派专人严密注视搜查现场的动向。必要时,可以在现场周围设置武装警戒。
    第八十八条 进行搜查的人员,应当遵纪守法,不得无故损坏搜查现场的物品。
    第八十九条 对于查获的重要书证、物证及放置地点应予拍照,并有文字说明有关情况。必要时,可以录像。
    第九十条 搜查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检察人员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在逃,或者拒绝签名的,应当在笔录上记明。

    第四节 勘验、检查、调取、扣押物证和书证
    第九十一条 检察人员对于与贪污、贿赂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可以进行勘验或者检查。进行勘验、检查的检察人员,应当持有人民检察院的《勘验、检查证》。
    第九十二条 检察人员可以凭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能够证实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证、书证以及其他各种证据,并可以根据需要拍照、录像、复印和复制。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证据,应当严格保守秘密。
    第九十三条 向本辖区以外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简单的物证、书证,可以由人民检察院发函,委托当地人民检察院代办,受委托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办理。
    第九十四条 在勘验、搜查中发现的可以证明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应当扣押;与案件无关的,不得扣押。
  不能立即证明是否与案件有关,但检察人员认为可疑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也可以扣押。但是,经查与案无关的,应当立即退回。
  物品持有人拒绝交出应扣押物品的,可以强制扣押。
    第九十五条 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检察人员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并当场开列《扣押物品清单》一式二份,由检察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后,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
    第九十六条 对于应当扣押但不便提取的物品,经拍照或者录像后,可以交被扣押物品持有人保管,并单独开具《扣押物品清单》一式二份,由检察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一份交给物品持有人,另一份连同照片附卷备查,并在《扣押物品清单》上注明物品持有人应当妥善保管,不得转移、变卖、毁损。如果物品持有人拒绝签名的,应当在《扣押物品清单》上记明。
    第九十七条 扣押被告人的邮件、电报,应当经检察长批准,填写《决定扣押邮件、电报通知书》,通知邮电机关将有关邮件、电报检交扣押。
  不需要继续扣押的,经检察长批准后,应当立即填写《停止扣押邮件、电报通知书》,通知邮电机关。
    第九十八条 对于扣押在人民检察院的物品、文件、邮件、电报,应指派专人妥善保管,不得使用、调换、损毁或自行处理。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迅速退还原主或者原邮电机关。
    第九十九条 向银行查询或者要求银行暂停支付与案件有关的个人储藏存款,应当填写《查询个人储蓄存款通知书》或者《停止支付个人储蓄存款通知书》,经检察长批准后,通知银行协助执行。
  不需要继续冻结的,应当填写《解除停止支付个人储蓄存款通知书》,经检察长批准后,通知银行解冻。
  查询、冻结、扣划与案件有关的单位储蓄存款的办法另定。

    第五节 鉴定、辨认
    第一百条 人民检察院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的问题,可以进行鉴定。
    第一百零一条 进行鉴定,应当由反贪污贿赂部门的负责人批准,由人民检察院技术部门具有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聘请其他具有鉴定资格的人进行。聘请鉴定人,应当征得鉴定人所在单位的同意。聘请 的鉴定人应当与本案无利害关系。
  第一百零二条 检察人员应当为鉴定人进行鉴定提供必要条件,及时向鉴定人送达有关检材和比对样本等原始材料,介绍与鉴定有关的情况,并明确提出要求鉴定解决的问题,但不得暗示或者强迫鉴定人作出某种鉴定结论。
  第一百零三条 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出具科学和客观的鉴定结论、检验报告,或者分析意见书,并在末页上签名。
  第一百零四条 对于鉴定结论,检察员应当进行审查。必要时,经检察长批准,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第一百零五条 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应当告知被告人。如果被告人提出申请,经检察长同意,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第一百零六条 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检察人员可以让被害人、被告人和证人对与贪污、贿赂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需经检察长批准。
  第一百零七条 辨认应当在检察员的主持下进行。在辨认前,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被辨认人或者物品的具体特征。
  第一百零八条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的对象混杂在其他人员或者物品之中,不得给予辨认人任何暗示。
  第一百零九条 辨认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辨认的有关人员签字。
  第一百一十条 人民检察院进行辨认,可以商请公安机关参加或者协助。

  第六节 检验会计资料
  第一百一十一条 检察人员对于与贪污、贿赂犯罪有关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及时查封或者扣押,并责令有关人员交出帐外帐、小金库等违反财会制度的帐目和财物。
  第一百一十二条 查封会计资料的检察人员,必须持有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
  第一百一十三条 检验会计资料,应当在检察员的主持下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聘请会计师参加。聘请会计师,应当征得会计师所在单位的同意。聘请的会计师应当与本案无利害关系。
  第一百一十四条 检验会计资料,应当注意发现和收集一切与案件有关的线索、证据。
  第一百一十五条 检验会计资料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详细写明检验经过、对象、内容以及能够证明贪污、贿赂犯罪的事实,并由参加检验的人员签字。
  第一百一十六条 检验结束后,对于能够证明犯罪事实的会计资料,应当予以提取;不能提取的,应当予以拍照或者录相、复印、复制。
  第一百一十七条 对于用作证据的会计资料,应当由提供会计资料单位的负责人和主管人员签字,加盖公章,并由承办案件的检察员认定。必要时,也可以由司法会计鉴定。
  第一百一十八条 在检验完毕后,对于查封或者扣押的会计资料,应当及时解封或者退还原单位。

  第七节 通缉
  第一百一十九条 对于有严重贪污、贿赂犯罪行为,应当逮捕的被告人,如果在逃,经检察长批准后,可以填写《提请发布通缉令书》,并附通缉犯的照片、身份、案情简介和《决定逮捕通知书》,提请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追捕归案。必要时,也可以请有关人民检察院协助逮捕。
  人民检察院应当与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及时检查监督通缉的执行情况。
  被通缉的被告人捕获归案后,应及时通知有关公安机关撤销通缉令。
  第一百二十条 对于应当逮捕的被告人,如果潜逃出境,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各种渠道,追捕归案;如果逃往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或者地区,可以逐级上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商请国际刑事警察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向逃犯所在国家或者地区发布通缉令,请求有关方面协助,追捕归案。

  第八节 追缴赃款赃物
  第一百二十一条 被告人犯罪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并制作《收缴赃款赃物通知书》,分别交被收缴人和附卷备查。
  第一百二十二条 对违禁品、淫秽物品、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产和其他非法所得的财物,应当予以没收,并制作《没收款物决定书》,填写《没收款物清单》一式二份,一份交给被没收人,另一份附卷备查。
  第一百二十三条 不得借用、挪用、调换、私分赃款赃物,内部购买赃物。对违反者,应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节 侦查终结
  第一百二十四条 对被告人,在侦查中的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应当在羁押期限届满7日以前,制作《呈请延长羁押期限书》,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
  重大的集团犯罪案件和流窜作案的、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在前款规定的羁押期限内不能侦查终结的,应当在羁押期限届满15日前,制作《呈请延长羁押期限书》,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延长2个月。
  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依照第一款规定延长羁押期限后仍不能侦查终结的,应当制作《呈请延长羁押期限书》,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办理。
  第一百二十五条 在侦查期间,发现被告人另有重要罪行,经检察长批准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补充侦查的,重新计算羁押期限。
  对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办案机关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羁押期限。
  第一百二十六条 对于经过侦查,有证据足以证实被告人有罪,并且没有发现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案人的案件,应当及时终结侦查,由承办案件的检察员写出《侦查终结报告》,报经反贪污贿赂部门负责人同意。
  发现不应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时,也应终止侦查。
  第一百二十七条 对侦查终结的案件,反贪污贿赂部门应当提出提起公诉、免予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意见。国家或者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在提出提起公诉意见的同时,可以提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意见。
  第一百二十八条 提出提起公诉或者免予起诉意见的,应当分别填写《案件移送登记表》,连同《侦查终结报告》以及其他案卷材料,一并移送刑事检察部门审查。
  第一百二十九条 提出撤销案件意见时,应当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对决定撤销的案件,应当填写《撤销案件决定书》,分别送交被告人所在单位和被告人,但被告人死亡的除外。如被告人在押,应当制作《决定释放通知书》,立即送交公安机关,依法释放。
  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发现有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应当立即撤销对该被告人的立案。
  第一百三十条 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可以提出检察建议。对有贪污、贿赂行为,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可以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教育或者处理。对于采取威胁、引诱、欺骗以及说情等方式干扰侦查工作的人,应当把有关材料转送他们的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并建议给予必要的教育或者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百三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下列犯罪案件,均适用本细则的规定:
  (一)挪用公款;
  (二)偷税、抗税;
  (三)挪用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款物;
  (四)假冒商标;
  (五)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六)隐瞒不报境外存款;
  (七)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自己直接受理的其他有关的犯罪案件。
  第一百三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涉外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依照本细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等法律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一百三十三条 本细则所说的贿赂包括行贿和受贿。
  第一百三十四条 本细则所规定的签名,可以盖章或者捺指印代替。
  第一百三十五条 本细则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第一百三十六条 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责任编辑:石河子律师)
Tag标签:侦查  贿赂  贪污  犯罪  人民检察院  

石河子律师石河子律师陈燕微信号 石河子律师石河子律师微信公众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昵称: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